跳到主要内容

数据管理

数据源

管理员数据管理服务于 AI 报表 的数据源,只有管理员才有权限在数据管理中添加、编辑或删除数据源。

连接数据源

管理员在数据管理中连接数据源的步骤如下:

  1. 导航到数据源管理页面

    • 进入“设置 -> 数据管理 -> 数据源”页面。
  2. 点击“+”按钮添加数据源

    • 在页面右侧点击“+”按钮,开始添加数据源。
  3. 输入数据源信息

    • 数据源名称:为数据源指定一个唯一的名称。
    • 描述:输入数据源的简短描述,帮助识别该数据源。
  4. 同步数据库

    • 点击“同步数据库”按钮,进行数据库连接设置。
    • 选择数据库类型:目前支持 SQL ServerMySQL 两种数据库类型。
    • 输入数据库信息
      • Host:输入数据库的主机地址。
      • Port:输入数据库的端口。
      • 用户名:输入数据库的用户名。
      • 密码:输入数据库的密码。
      • 数据库名称:输入要连接的数据库名称。
  5. 新增表和编辑表结构

    • 连接数据库后,管理员可以新增表、查看表名并进行表结构编辑。
  6. 输入必要的关联信息 (Relation)

    • 输入表之间的关联关系,确保数据能正确关联。
  7. 点击“添加数据源”

    • 完成上述配置后,点击“添加数据源”按钮,即可成功添加数据源。

编辑数据源

管理员可以编辑数据源的名称、表名等基本信息,可支持编辑的信息与新增数据源时填写的信息一致。

  1. 导航到数据源管理页面

    • 进入“设置 -> 数据管理 -> 数据源”页面。
  2. 找到要编辑的数据源

    • 在数据源列表中找到需要编辑的数据源,鼠标放在数据源卡片上。
  3. 点击“编辑”按钮

    • 点击卡片左下角的“✏️”按钮,进入编辑页面。

删除数据源

删除数据源步骤:

  1. 进入数据源管理页面

    • 在“设置 -> 数据管理 -> 数据源”页面。
  2. 选择要删除的数据源

    • 找到要删除的数据源,鼠标放在数据源卡片上。
  3. 点击“删除”按钮

    • 点击数据源卡片上的“删除”按钮。
  4. 二次确认删除

    • 系统会弹出删除确认窗口,进行二次确认后,点击“确认”按钮,即可删除该数据源。


报表管理

管理员可以在报表管理中创建、编辑和删除报表类别,同时查看报表类别下的所有报表名称。报表类别帮助将相关报表进行分类,便于管理和查找。

查看报表类别下的所有报表

  1. 进入报表管理页面:在系统设置中选择“报表管理”进入该页面。
  2. 查看报表类别:左侧展示所有报表类别,点击相应类别后,右侧展示该类别下的所有报表名称,包括报表名称和创建时间等信息。
  3. 执行操作:管理员可以对每个报表类别下的报表进行编辑或删除操作,点击对应的“编辑”按钮可以修改报表,点击“删除”按钮可以删除报表。

新建报表类别

  1. 点击“新建”按钮:在报表管理页面,点击左侧的“新建”按钮,开始创建新的报表类别。
  2. 填写报表类别信息
    • 报表类别名称:为新报表类别指定一个唯一的名称。
    • 排序:为报表类别指定排序编号,以便于管理。
  3. 点击“保存”:填写完所有必要信息后,点击“保存”按钮,成功创建新的报表类别。

编辑报表类别

  1. 选择要编辑的报表类别:在报表类别列表中选中需要编辑的类别。
  2. 点击“编辑”按钮:进入编辑页面,管理员可以修改报表类别的名称和排序等信息。
  3. 保存修改:编辑完成后,点击“保存”按钮更新报表类别。

删除报表类别

  1. 选择要删除的报表类别:在报表类别列表中选中需要删除的类别。
  2. 点击“删除”按钮:进行二次确认后,即可删除该报表类别。